(瀏陽市)古港鎮“十四五”規劃綱要
一是穩固農業地位。牢牢把握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決扛起糧食生產安全的政治責任,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保障水稻、蔬菜、烤煙的種植基礎。要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大力推進蔬菜產業高質發展,落實蔬菜產業發展各項獎補政策,以農業生產合作社為平臺建設蔬菜配送中心,拓寬蔬菜銷售渠道。...
一是穩固農業地位。牢牢把握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決扛起糧食生產安全的政治責任,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保障水稻、蔬菜、烤煙的種植基礎。要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大力推進蔬菜產業高質發展,落實蔬菜產業發展各項獎補政策,以農業生產合作社為平臺建設蔬菜配送中心,拓寬蔬菜銷售渠道。...
促進產業升級。按照“做強優勢產業、做精特色產業、發展新興產業”的思路,大力發展金融業,打造金融街區;推動傳統商貿提質升級,引進和培育新興商貿業態;做精特色街區,繁榮核心商圈,支持轄區商貿服務業實行差異化競爭和互補性共贏,營造好核心商圈商業氛圍,鞏固淮川核心商圈地位;加大行業節會策劃,打造好親子文化節等淮川特色產業節會活動品牌。發展城區旅游。對接和服務好西湖山、瀏陽河的規劃設計和提質開發,力促淮川境內“兩河一山”成為城市風景熱點。不斷推動嗣同路等歷史文化街巷納入瀏陽城市旅游規劃,保護好歷史文化資源。持續優化...
繼續舉辦嚴店鄉村旅游采摘節,以潤雨休閑農莊、百果生態農業園為龍頭為依托,以觀光、采摘、美食、科普教育、民俗風情等旅游活動為載體,打造集休閑、養生、體驗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發展鄉村度假,農業觀光,親子農莊等鄉村旅游,爭取成為城市居民周末休閑旅游目的地。在尊重農民的種植習慣和意愿的前提下,連片種植水稻、葡萄、火龍果等經濟作物,保持自然狀態下多樣的田園風光特色。...
到2025年,全鎮財政收入超過2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規上工業產值達到65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五年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00億元以上。...
到2025年末,財政收入2.1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累計投資9.5億元,年均增長7%以上;招商引進資金總計6.8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居民人均純收入3.86萬元,年均增長9%;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健全,養老保險覆蓋面達到100%。全鎮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的目標是:到 2025 年,全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7.8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1%;期末年實現財政總收入達1.9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0%;期末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37786元以上,年均增長8%;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有新發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
到2025年,全鎮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力爭實現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以上,實現稅收20億元,年均增長12%;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億元,年均增長18%;商貿與服務業產值達200億元,工業產值突破百億大關,奮力譜寫撮鎮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篇章。...
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到2025年地方財政收入實現9000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到2025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5320元;農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醫療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全鄉人均期望壽命進一步提高。...
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經濟增速保持在全縣水平以上。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家以上,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家,引進億元項目5個以上。規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較2020年增長100%?,F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速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200家,省、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達到20家。...
一是要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的建設任務。滁州—合肥—壽縣(保義)高速公路合肥段的工程路線起于滁州市南譙區滁淮高速與滁州西環高速交叉處施集樞紐,自東向西布設,在古城北進入合肥市肥東縣,在白龍東南跨越京臺高速交叉形成交通樞紐。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的建成標志著白龍鎮的交通區位優勢更上一層樓,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一是要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的建設任務。滁州—合肥—壽縣(保義)高速公路合肥段的工程路線起于滁州市南譙區滁淮高速與滁州西環高速交叉處施集樞紐,自東向西布設,在古城北進入合肥市肥東縣,在白龍東南跨越京臺高速交叉形成交通樞紐。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的建成標志著白龍鎮的交通區位優勢更上一層樓,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經濟總量占全縣比重穩中有升,綜合實力穩居“二類”鄉鎮前列并力爭前移,人均GDP與縣域先發地區鄉鎮差距進一步縮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遠期到2035年,經濟實力、創新實力、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居民人均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以上,綜合實力在全縣鄉鎮排名中實現爭先進位,與省、市、縣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形成以文旅產業和現代農業為核心的支柱特色產業,建成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鎮、合肥“微度假”新高地。...
到2025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63億元,年均增長6%;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規模超5個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服務業收入增長38%;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40%。...
乾合大魯、興趙前姜、創業來龍新農村建設點如期完工;創業社區吳林新農村安置點建設如火如荼,塘西、吳灣、大林、崗趙、大王安置點拆遷工作有序推進。馬湖、三官社區美麗鄉村建設點投資6000萬元,建成游園、步道、文化廣場、景觀塘等,并拓寬了道路、增補了綠植,實現了統一店招、弱電入地、桿線合并、WIFI覆蓋、雨污分流等,全面提升了馬湖、三官社區的基礎配套設施水平。在馬湖社區投資3000萬元建成日處理能力800噸的污水處理廠一座,輻射帶動王溝、創業、乾合、大王4個新農村建設點,全面收集、處理五村范圍內生活污水。成片造林...
到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高于全縣平均水平;旅游綜合收入達到3億元,接待游客數量突破400萬人次。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巢湖北岸治理、保護和利用成為示范樣板,十八聯圩、玉帶河濕地建設進一步推進。民生福祉實現新躍升,實現充分就業,教育、衛生、養老、體育等社會事業全面優質均衡發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提高。...
2025年,全鎮稅收收入達到1億元的預期目標,其中工業園區實現稅收5000萬元,規上工業企業達到20個以上,其中億元以上規上企業不低于5個,全鎮年規上工業產值達到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萬元。...
一是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力促中心城區展現新形象。突出規劃引領。以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牌坊鄉村規劃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明確投入的方向和重點。...
到十四五末,全鄉入庫稅收達到6000萬元,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達到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000元以上。...
近期2025年:鎮域總人口2.7萬,其中鎮區人口1.35萬。
遠期2035年,鎮域總人口3萬,其中鎮區人口2.1萬。...
堅持項目為王,在擴總量、提質量中不斷壯大發展實力。堅持把量質并舉作為主攻方向,既要有速度、又要講效益,既要擴增量、又要優存量,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持續開展招商活動,不斷提升招商的精準度和實效性,努力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力爭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2個,5億元以上項目5個,億元以上項目20個,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家。...
到2025年,鎮域人口8.3萬人,其中鎮域內城市人口2.85萬人,鎮區居住人口4.1萬人,農村居住人口約1.36萬人。
到2035年,鎮域人口11.6萬人,其中鎮域內城市人口4.5萬人,鎮區居住人口6.4萬人,農村居住人口0.7萬人。...
“十四五”重點工作安排 新時代,新征程。2021至2025年,冶山鎮將抓住金牛湖新區打造天長城市副中心的新機遇,實現跨越大發展?!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
三、“十四五”規劃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鎮黨委、政府將認真貫徹落實“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
第1條 人口規模預測 近期2020年:鎮域總人口2.2萬人,其中鎮區人口1萬人?! ∵h期2030年,鎮域總人口2.3萬人,其中鎮區人口1.7萬人?! 〉?條 城鎮化人口安置 1.推動務...
“十四五”時期,全鎮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現代農業規模不斷壯大,現代服務業水平進一步提升,三次產業結構更加科學合理;財政收入年遞增10 %,2025年突破1.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增長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25年達到3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