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1年12月14日在石塘鎮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鎮 長 萬文紅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鎮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21年和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力以赴穩增長,千方百計保民生,主動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搶抓機遇,奮力拼搏,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經濟發展穩中提質
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6.2億元,同比增長49%;財政收入3億元,同比增長24.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00元,同比增長10.9%。5000萬元以上在庫項目6個,規上建筑業14家、商貿大個體5家、服務業7家。
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增強。成功舉辦重點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儀式,簽約3家,開工9家,總投資43億元。新簽約駿陽新能源等重點項目3個,投資額5.1億元,新引進省外億元項目2個、農業大項目1個,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合肥現代智慧物流園在談項目90余家。
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加大扶持力度,盤活資產資源,利用集約經營、股份合作和服務增收等方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月舉辦的全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培訓班,我鎮作為現場教學參觀點,并做經驗介紹。17個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50萬元,進入經濟強村,火龍社區收入超過100萬元,全鎮村均收入達60萬元。
——三農建設提速邁進
全面保障農業生產。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0.5萬畝,糧食總產量達5.4萬噸。擴大“一種兩收”面積,再生稻種植面積達1500畝。實施耕地輪作試點,推行冬閑田擴種油菜生產,增加油料供應能力,油菜種植面積達8100畝。減少化肥、農藥投入,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午季小農戶農作物投保面積11.38萬畝,投保率96%。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810萬元,幫助農戶應對自然風險。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F代農業蓬勃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涌現出以合豐種業、浩冉生態為代表的一批現代農業企業。舉辦2021年安徽省鮮食玉米、長三角秋季蔬菜新品種示范展示會,九七種苗被全國農技中心列為全國農作物新品種評價基地。投資1250萬元,扎實做好富光社區5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合肥現代智慧物流園管委會掛牌成立,征遷安置、規劃建設和項目招商等工作同步推進,金橋路、馬集路等路網即將開工建設,占地26畝的明巢高速管理分中心破土動工。引入合肥東部新城浮槎山旅游公司開發浮槎山景區,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完成總體規劃、示范區方案設計,加快景點修復和棧道建設。
鎮村面貌持續改善。同合大羅省級美麗鄉村、富光大薛市級美麗鄉村通過上級驗收,開工建設浮槎江大伯省級美麗鄉村,實施紅光西韋、塘西大陳橋、同合橫背塘及袁楊李、王鐵陳佰伍5個較大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繼續實施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專項整治,完成改廁并通過驗收281戶,垃圾清運量達4.2萬噸。強力推進土地整治工作,2019年第17、19批次增減掛項目驗收通過,凈增耕地394畝。
——人居環境常抓不懈
環境質量持續優化。嚴格落實“河長制”,深入實施“林長制”,呵護綠水青山。全面開展滁河流域水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地毯式排查整改問題,鎮內水域全面達標。持續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以網格化為抓手,強化禁燒責任,禁燒考核位列同類鄉鎮之首。全面推進環衛市場化運行,創新農村生活垃圾“戶分類、保潔員收集、公司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環境衛生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市場化服務全覆蓋。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組織開展農環檢查、月度考評,著力解決路肩除草、河道保潔、秸稈堆放等突出問題。
鎮區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全面落實門前三包管理,集中整治主次干道、公共場所、公路沿線占道經營、出店經營、亂堆亂放現象,累計整治200余次。加大清掃保潔力度、機械化作業密度,做好鎮區環境衛生、垃圾桶及公廁的日常管理工作。對鎮區主要道路、人行道和重點區域常態化開展機械洗掃、灑水降塵,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全面提升市容市貌。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志愿服務深入開展。健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成立志愿服務隊伍65支,注冊志愿者10000余人,圍繞重要節日,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扶危幫困,關愛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志愿服務活動800余場。
民生保障更趨完善。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100萬元,特困供養補貼374萬元,80歲以上高齡補貼149萬元。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比例,提升參保標準,養老金發放率達100%。塘西、王鐵居家養老服務站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及時兌現退役軍人撫恤補助資金,扎實保障現役軍人及軍屬權益,發放優撫資金277萬元,義務兵家庭優待金67萬元。
疫情防控精準實施。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建立疫情防控村組網格,落實封閉管理、聯防聯控等措施,登記省外務工返鄉1507人,境外返鄉74人??茖W統籌、晝夜奮戰,強力推進疫苗接種工作,確保群眾應接盡接。設立20個全員核酸應急檢測采集點,提升應急檢測能力。扎實做好公共場所日常防護和健康監測等工作,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